一、2020年財政收支決算情況
2020年,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縣委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縣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關于2020年預算草案和縣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于縣級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決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要求,全力支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財政預算執行總體良好、符合預期。根據《預算法》有關規定要求,重點報告如下情況:
。ㄒ唬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1.縣級收入完成情況:全縣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2033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8%,較上年減收19959萬元,下降14.23%。
主要收入完成情況為:各項稅收93926萬元,下降16.95%,主要稅收收入項目完成情況是:增值稅23799萬元,下降37.11%,主要原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原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企業所得稅3470萬元,下降10.8%;個人所得稅2032萬元,增長51.3%;資源稅14437萬元,下降25.82%,城市維護建設稅7486萬元,下降 24.16%;城鎮土地使用稅22278萬元,增長36.22%;耕地占用稅11870萬元,下降32.38%,主要原因是受長慶油田暫緩開發新油井等因素影響,相應減少收入;環境保護稅141萬元,下降8.44%。
非稅收入26409萬元,下降2.91%,其中專項收入11560萬元,下降13.1%;行政事業性收費3217萬元,增長29.09%;罰沒收入3553萬元,增長81.93%;其他收入5200萬元,下降11.43%。
2.上級補助收入完成情況:上級對我縣補助收入253326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5358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81721萬元(其中:財力性補助103031萬元,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收入78690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66247萬元。
3.支出完成情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6631萬元,較上年度減支60665萬元,下降13.56%。主要支出項目情況為:一般公共服務43151萬元,下降8.27%;教育93767萬元,增長0.42%;科學技術435萬元,下降16.18%;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6337萬元,增長11.16%;社會保障和就業54814萬元,下降9.54%;衛生健康35485萬元,增長12.86%;節能環保10691萬元,增長109.34%;城鄉社區19661萬元,下降29.85%;農林水66900萬元,下降37.83%(其中安排縣級扶貧資金6200萬元,增長3.33%);交通運輸5933萬元,下降40.68%;住房保障12078萬元,下降30.77%。
2020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120335萬元,上級轉移性收入253326萬元,調入資金93423萬元,債券轉貸收入34821萬元,上年結余結轉收入15178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6729萬元,2020年全縣收入總計533812萬元。2020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6631萬元,上解上級支出11093萬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還本支出24670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96350萬元,減預算周轉金50萬元,2020年全縣支出總計518694萬元。
年終決算一般公共預算結轉下年支出15118萬元,全部為上級補助專項資金結轉。
。ǘ2020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0年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4792萬元,增長868.5%。其中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420萬元,下降11.89%,主要收入項目為: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1633萬元,增長470.98%;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600萬元,下降34.29%;新增污水處理費收入187萬元。
2020年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76248萬元,增長965.51%,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是: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1633萬元,較上年度增支15321萬元,增長242.73%;其他支出45389萬元,較上年度增支44748萬元,增長6980.97%;債務付息支出838萬元,較上年增支720萬元,增長610.17%;抗疫特別國債支出8310萬元,主要為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新區供水加壓泵站、縣醫院整體搬遷等項目支出。
根據政府性基金管理有關要求,年終安排調出資金4749萬元。年終決算政府性基金結轉3795萬元。
。ㄈ2020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0年,國有資本經營收入3700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主要是石油開發費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支出3700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全部用于南北大街拆遷改造項目轉化貨幣安置回購資金。
。ㄋ模2020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5767萬元,較上年度下降2.87%。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支出32574萬元,較上年增長8.71%;年終收支相抵后結余3193萬元,上年末滾存結余50986萬元,滾存結余共54179萬元。
。ㄎ澹2020年“三公”經費決算情況
2020年全縣“三公”經費決算金額1835.5萬元,同比增長10.11%,其中: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065萬元,同比增長0.57%,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安局購置執法執勤車輛,相應增加公車運行費;公務用車購置393萬元,同比增長10.08%,增長的主要原因為政協、公安局等部門因工作需要,按相關程序報批購置34輛業務用車;公務接待費377.5萬元,同比增長50.4%,主要原因是2020年我縣接受國家脫貧攻堅普查檢查考核及省市巡視巡察等專項工作較多,造成公務接待費增長,下一步,我縣將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大力壓縮“三公”經費支出。
。2020年政府性債務情況
2020年,我縣置換新增一般債券12462萬元,主要用于遷建四中項目5000萬元、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站建設項目2922.7萬元、賀紅公路寧陜支線二級公路改建工程2500萬元、償還易地扶貧搬遷貸款2039.3萬元等無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專項債券49100萬元,主要用于陜甘寧鹽環定揚黃定邊供水提升改建工程項目30000萬元、定邊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二期項目15000萬元、定邊縣職業教育中心實訓基地項目4100萬元等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的公益性項目。
2020年,我縣置換再融資一般債券22169萬元,全部用于償還到期一般債券本金;國際組織借款(世界銀行貸款)190萬元,主要用于陜西省貧困地區農村社區發展項目;償還政府債務本金28444萬元,其中償還一般債務28167萬元,專項債務277萬元。
截至2020年底,全縣政府性債務余額187071萬元(其中一般債務133860萬元,專項債務53211萬元),控制在市級下達我縣債務限額之內(全縣總限額233175萬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50786萬元,專項債務限額82389萬元),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ㄆ撸2020年盤活存量資金使用情況
盤活財政存量資金44751萬元,上年結轉存量資金98萬元,共計44849萬元。安排存量資金42708萬元,主要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森林培育、保障性住房、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城南跨鐵路橋工程等項目支出。
二、2020年主要財稅政策落實和財稅改革情況
(一)強化保障,竭盡全力戰疫情。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第一時間建立疫情防控經費保障機制,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全面落實各項稅費優惠、防疫物資捐贈、“綠色通道”采購等政策。2020年,累計撥付疫情防控專項資金0.26億元,安排447萬元為全縣重點人群進行免費核酸檢測22674人次,安排18萬元對發熱門診人員進行免費住院醫療檢查,全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創新機制,狠抓收入提質量。在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面對宏觀經濟下行的不利局面,充分發揮財稅聯動機制,多措并舉,確保全面完成財政收入任務。一是成立“定邊縣財政收入征管領導小組”,通過強化日常工作調度和跟蹤督促,不斷加大稅務、非稅征收力度,確保組織收入工作有序推進并取得顯著成效。二是面對原油價格持續走低、企業經營困難導致欠繳石油開發費數額較大的現狀,通過與相關企業多次溝通座談,清繳石油開發費5.4億元。三是深入開展稅源監控工作,組織開展收入專項檢查和督查工作,切實做到依法征管、應收盡收。其中:通過加大對新能源企業欠繳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稅費清繳力度,實現地方收入約1.8億元、創近年新高。通過會同稅務部門,深入延長定邊采油廠、長慶采油五廠和六廠等重點企業開展稅源調查,確保應繳稅款顆粒歸倉。通過進一步加大政府資產和資源處置及往來款項的清理力度,全面盤活資產、資源、資金,2020年共盤活存量資金4.5億元,統籌用于政府重點支出,有效緩解了財政壓力;同時,啟動新樂小區1244套購置型保障性住房的處置和資金回籠工作,多渠道緩解了財政收支壓力。四是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多次赴省市積極協調爭取各類轉移性補助和專項債券資金,努力彌補財力缺口。2020年,爭取中央轉移支付直達資金6.3億元,占全市爭取直達資金45億元總額的14%,是全市爭取最多的縣區,極大緩解了我縣“三!敝С鋈笨;爭取政府債券8.4億元,用于引黃、縣醫院搬遷、遷建四中等重大民生項目,債券資金爭取創歷年新高。
(三)多措并舉,優化支出保重點。牢固樹立政府過“緊日子”思想,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在全縣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財政支出管理的通知》,大力壓縮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把寶貴的財政資金用到最困難的地方、最急需的領域。截止2020年底,共壓縮一般性支出0.75億元。全面貫徹中央“兩個優先”的要求,堅持“三!敝С鲈谪斦С鲋械膬炏软樞,建立庫款應急管理、統籌調度機制,立足自身化解,確!叭!敝С霾涣粲踩笨,堅決兜牢“三!钡拙。截止2020年底,縣本級“三!敝С鲞_到21.2億元。同時,成立直達資金監控工作領導小組,厘清職責分工,壓實工作責任,進一步加強對資金分配下達、資金支付、惠企利民補貼補助發放情況的監控,保證資金落實到位、規范使用;建立特殊轉移支付直達資金臺賬,內容全面反映資金的分配、撥付和使用情況,做到賬目清晰、賬賬相符、過程可查、流程清楚,切實有效管好用好直達資金。
(四)統籌財力,保障民生促和諧。在支持農業農村方面,全年投入3.21億元,用于農民耕地地力保護、退耕還林、農機具購置、惠農保險保費補貼和人畜飲水安全、現代農業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支出。在支持就業方面,全年投入0.75億元,支持公益性崗位人員和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在支持社會保障方面,全年投入2.27億元。發放城鄉居民養老金0.87億元;撥付資金1.13億元,用于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發放殘疾人、社會散居孤兒和無人撫養兒童補貼931萬元;安排資金550萬元,落實高齡老人補貼政策;為困難群眾發放救助資金1100萬元;發放臨時價格補貼228萬元,切實保障了全縣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在支持教育事業方面,全年投入9.38億元。啟動實施了幼兒園、中小學、高中等新建學校項目,重點支持緩解“入園難、入園貴、農村學校弱”等問題,全面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義務教育農村學生營養餐改善計劃和從學前到中高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實現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全覆蓋。在支持醫療衛生方面,全年投入5.59億元。用于基本藥物綜合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縣醫院整體搬遷項目和公立醫院改造設施設備更新等方面,切實緩減了全縣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在支持文化事業方面,全年投入0.63億元。重點支持長城文物保護、文化惠民、群眾體育和旅游發展,并成功舉辦了“田園花!甭糜喂澋然顒。在支持住房保障方面。安排資金1.21億元,支持新樂小區、新業小區等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五)精準聚焦,“三大攻堅戰”求實效。一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方面。在確保財政扶貧資金投入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把投向相近、目標相似的各類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集中整合,捆綁使用,做到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融合。全年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2.47億元,其中縣本級財政扶貧資金0.62億元,中省市專項扶貧資金1.85億元,推動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撥付資金0.63億元,用于城市環境衛生治理;撥付資金0.25億元,用于城鄉居民用氣價格補貼;撥付資金0.35億元,用于污水處理廠提升改造及運行費用;撥付資金0.18億元,用于農村環境整治。持續加大環保投入力度,不斷改善人居環境。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方面。建立清理化解長效機制,積極清理化解政府性債務、隱性債務和民營企業拖欠賬款,進一步防范財政風險,優化營商環境。全年累計化解存量債務3.13億元,隱性債務0.92億元,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0.21億元,切實防范了政府債務風險。
(六)精準施策,支持實體助紓困。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影響,企業發展困難的現狀,認真落實財稅優惠扶持政策,充分發揮財政支持實體經濟作用,助力企業紓困和服務經濟發展。一是全面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和能力建設,切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制定了《進一步完善定邊縣金通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配合市擔保公司建立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項目庫,現已具備運營能力,正積極拓展擔保業務。二是組織申報2020年省、市企業專項資金21個,申請項目資金0.15億元;申報2020年陜西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獎勵資金19個,申請資金0.14億元。三是爭取上級財政投入復工復產補助資金及工傷保險退費0.11億元,累計稅收優惠及減稅降費0.64億元,切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減輕企業負擔,緩解就業壓力。四是進一步做好創業促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大力推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發放創業促就業小額擔保貸款130筆,共計0.22億元;兌付財政貼息資金392萬元。
(七)穩步推進,致力改革謀發展。正視制約財政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凝聚工作合力,持續推進改革攻堅,不斷提升財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一是扎實推進政府投資項目預算評審。通過加強與部門的密切溝通、對接規范委托中介機構評審事務,嚴格對標國家標準、技術規范、價格依據,確保項目評審的準確性、完整性、時效性、規范性,不斷提升評審質量和有效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全年完成并出具項目預算評審報告198份,預算送審金額16.87億元,審減金額1.57億元,審增金額39.15萬元,平均審減率達到9.28%。二是穩步推進預算績效評價工作。按照“資金量較大、代表性較強、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原則,聘請第三方機構并全程監管28個農業項目和6個涉農扶貧整合項目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協助省財政廳工作組對我縣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16個項目專項資金支出開展績效評價。三是持續做好政府采購工作。嚴格實行“采管分離”,不斷規范政府采購行為,確保采購依法規范高效實施。全年審核政府采購項目231個,預算金額3.9億元,審核后金額3.7億元,審減金額0.2億元。四是嚴格規范惠民補貼資金管理。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惠民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通知》,持續做好惠民惠農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工作,2020年累計通過“一折通”發放各類補貼資金1.8億元。五是積極推進“財政云”系統建設。多批次組織預算單位進行“財政云”核心業務培訓,并通過遠程視頻、現場示范等多種方式加強對預算單位的業務指導,全力保障了“財政云”系統平穩運行。六是規范預決算公開工作。依據“四統一”原則,按時限要求對71個部門、單位2020年預算和2019年決算在政府網站預決算公開平臺統一公開。七是創新打造微信服務一站式便民平臺。為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拓展服務公眾渠道,創新舉措,組織實施了財政微信公眾平臺建設工作。公眾號開通后,將更好地利用新媒體及時有效地向社會介紹財政工作動態、宣傳財政政策,方便群眾查詢各項惠農補貼。八是統籌推進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和事業單位改革,不斷優化財政管理職能。按照省市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總體要求,及早謀劃、統籌安排、調研摸底、全力推進,在厘清財政所權責定位、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上狠下功夫,穩步實施了鄉鎮(街道)財政管理改革工作。率先在全市完成了19個鄉鎮財政所掛牌、率先一次性配齊19名鄉鎮財政所所長,被市財政局作為先進經驗在全市推廣。
(八)強化監督,嚴格理財促規范。健全機制、規范管理,切實維護財經制度的嚴肅性。一是繼續配合做好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工作,強化對全口徑預算和預算執行全過程的動態監督,著力推進“陽光財政”建設。二是以財政信息化建設提升監管能力,建立健全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全程留痕、責任可追溯的監管機制,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和監督,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效能和資金績效。三是規范內部控制,完成了對291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的編報、審核及匯總工作;通過聘用第三方專業機構形式,幫助白泥井鎮政府、郝灘鎮政府、張崾先鎮政府建立完善了內部控制制度。同時,完成了對5家代理記賬機構的備案登記和1611條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工作,切實加強了有效監督和會計誠信建設。四是對定邊縣中醫院、陜西益定康醫藥有限公司、定邊縣仁康醫藥有限公司、定邊縣漢瑞德醫藥有限公司、定邊縣百醫林藥品超市有限公司5家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開展了會計評估監督檢查。同時,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專項檢查組,認真開展扶貧、社保、教育等重點項目和資金使用專項檢查,發揮財政監督職能作用,規范財務管理,凈化財經秩序。
三、強化問題導向,進一步加強財政預算管理
2020年決算情況總體平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下一步,將認真落實《預算法》有關規定,結合審計中提出的意見建議,堅持整改具體問題與完善管理體系相結合、完善規章制度與健全落實機制相結合,舉一反三,標本兼治,不斷提高財政預算管理水平。一是狠抓收入管理。在不折不扣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堅持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完善收入征管協調機制,拓寬收入渠道,堵塞“跑冒漏滴”,做到應收盡收。并且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支持,用好專項債政策,主動包裝、策劃、申報項目,保障重點領域合理融資需求。二是聚焦“六穩”、“六!惫ぷ。堅持以收定支、量入為出、有保有壓、可壓盡壓,打破基數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堅決兜牢“三!钡拙,全力保障“三大攻堅戰”等各項重點工作資金需要,確保財政收支平衡。加強預算編制管理工作,2021年縣級專項業務經費一律壓縮15%,大幅壓縮非剛性、非重點支出,確!叭!鳖A算不留缺口。三是提高預算執行的質量和效率。加強部門和單位預算管理,將項目作為部門和單位預算管理的基本單元,預算支出全部以項目形式納入預算項目庫,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將項目庫管理和的預算編制有機統一,提升部門預算編制管理水平。四是全面推進績效管理改革。對重大政策和項目實行全周期跟蹤問效,建立動態評價和清理機制。以“財政云”為支撐,做實做細做全預算績效目標,擴大監控范圍。健全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改進管理、政策調整的掛鉤機制,加大績效信息公開力度,切實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五是自覺接受人大審查監督。認真落實人大及其常委會有關決議,并及時報告落實工作安排和進展情況。積極配合推進預算聯網監督,做好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和相關專項報告工作,積極主動回應人大代表關切,做好解釋說明工作,服務人大代表依法履職。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員,在總結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面對宏觀經濟下行、石油價格波動、持續減稅降費以及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我縣2021年度財政收支矛盾異常突出。對此,我們將誠懇接受人大的指導和監督,按照本次會議決議提出的建議,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做好整改落實工作,為實現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財力保障。
附件: